1、充足的送风量。2、炉内较高的床温3、流化均匀且二次风穿透力较强。4、具有足够的炉膛高度。5、入炉煤颗粒均匀且粒径分布较适合。6、分离器分离效率高。...[详细]
挥发分析出主要有两个稳定阶段,即低温的快速析出阶段及高温的缓解析出阶段。第一个稳定析出阶段在300~600℃范围;第二个稳定析出阶段在700~1000℃范围内挥发分高速析出阶段的持续时间为5~10s,原煤种不同而异,粒径越大...[详细]
床温主要通过影响挥发分析出过程的快慢对煤粒的破碎特性产生影响。床温升高后,粒子内部的气体成分有更高的压力梯度,会形成向外胀出的压力爆破,因此随着床温的升高,煤粒的破碎程度加剧。...[详细]
煤粒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破碎特性是指煤粒进入料层以后,在高温炽热环境下因热解过程爆裂破碎成小尺寸细碎颗粒的一种性质,破碎特性可以通过专门的试验装置测试获得,也可以在现场根据原煤颗粒分布、底渣颗粒分布的筛分...[详细]
煤热解特性除与煤种本身化学反应性质有关外,还显著地受到加热速率、环境压力、热解温度、煤粒尺寸及煤粒内部结构特性的影响。...[详细]
1、煤粒得到高温床料的加热并干燥。2、煤粒热解及挥发分的析出和燃烧3、燃料颗粒的膨胀和一次破碎,形成数量迅速增加的细碎颗粒。4、在炽热物料和挥发分燃烧高温环境的带动下,产生焦炭颗粒的着火和燃烧。5、颗粒燃烧后...[详细]
1、原煤水分。当煤的表面水分大于8%时,会出现原煤挂壁现象。2、原煤粒度。煤的粒度越细小,则原煤在自重组作用下的流动性越差。3、原煤灰分特性。灰分中的蒙托士含量较高时原煤黏度增加。4、煤仓与给煤通道结构。宽大...[详细]
煤粒在流化床内部的破碎分为一次爆裂破碎和二次燃烧碎裂。燃料颗粒进入循环流化床锅炉后,颗粒被快速加热,煤颗粒中的挥发分析出产生内压,如果内压超过颗粒承受能力则发生爆裂。另外,颗粒形状的不确定性,使得颗粒局部...[详细]
1)流化风速增加。流化风速增加时,大量细微颗粒被抛撒到悬浮段,造成空间可燃物浓度显著提高和上部温度上升,使上部的燃烧份额也随之增加,同时由于相对低温的一次风冷却作用,底部温度下降导致着火推迟。2)料层厚度改...[详细]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份额是指燃料燃烧过程中在燃烧室各个区域中释放的热量。沿着烟气流程,燃烧过程在密相区、稀相区、旋风分离器和返料回送装置按照一定比例不断循环进行,每一段燃烧所释放的热量占据总燃料热量的百分...[详细]